目前國內多樣性文化發展雖然已有了一定的廣度與深度,但無可諱言的,整體人民的文化及美學素養卻仍有極大改善、提升的空間!

 文化及美學不是天生即懂的,它是必須被教育、被訓練的。文化工作不能單靠政府,民間的參與更為重要。但開創一個有利於文化發展的環境,則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事。精緻文化普及化、民俗文化精緻化以及人際倫理的重建,就是吸引文化人口、提升文化品位的基本原則,也才能為我們的社會找出更廣、更遠的路。

 社會改造,先從改善人的素質做起;人的素質,從文化及人倫做起!故文化建設的投資,不能一直只會蓋一堆看似美輪美奐的硬體建設,卻長期忽略了人文素質的培養投資。

 數點管見分享:

 一. 透過資訊網路促進國內文化與藝術界相互交流,使教育機構、文藝團體及個人均能更方便且深入的獲得文化新知。另外、也可藉此擴大建立與世界各國文藝界之交流,政府文化部門的網站應可規劃連結世界上最知名博物館及美術館之搜尋管道,提供民眾更多擴展文化視野的資訊。

 二. 注重創作的自主性及多元性:政府文化預算經費殊少受到重視,故經費之運用與補助方式應公平、公開,切忌資源浪擲。

 三. 結合學術界、報紙、電視、廣播、網路等新興媒體,補強文化、美藝的製作水準及推廣方式,使文藝人口增加並協助引導社會觀念的改善,進行民俗禮儀的改良。

 四. 爭取企業及個人的資助,讓捐獻者享有更佳的賦稅優惠,擴大對文化藝術團體的「認養」。先進歐美國家的文化藝術及學術發展之所以能長期持續蓬勃,企業與個人的捐輸功不可沒。因此,政府除了援用有利條文或修法之外,對熱心捐助推動文化活動之企業與個人,也應訂定表揚的標準與方法。

 五. 建立與世界重要文化單位合作之機制,擬定出一套長期、計畫性的文藝人才培訓的計畫,例如:藝術專業及古物維修的人才。

 六. 從人類發展史來看,許多古代傑出的美藝作品,皆孕育自宗教上的需求。東、西方知名博物館及美術館之珍藏品,其所呈現的精神大都如此。歐洲六大教堂展現的是藝術及美學的極致;敦煌石窟、山西天龍山石窟第二十一洞北壁佛座像,對於中國美學、雕刻的影響何止千年?
 
 放眼台灣,雖然各種宗教發展蓬勃,道場林立,有規模宏大者,但能反映出時代的藝術及美學典範者不多。尤其一般民間在民俗及禮儀上的表現,與美學藝術更是越行越遠,值得深思!

 如能結合宗教團體與美藝界,彼此相輔相成,而宗教團體在教化人心的功德大業之外,也能協助提升民眾對美藝的欣賞境界,豈非更善?相對的,藝術家們如能獲得宗教團體的奧援,在無衣食後顧之憂的環境中,放手創作,對於樹立這一代美學文化必會有更精彩的成就。
 
 其實,仍有許多值得具體而為之事,例如:鼓勵學術界積極投入民俗的改革,增加共有經驗與社會溝通的深度,使生命禮儀和現代化生活更為和諧,皆有待全民集思廣義共同參與改革推動。

 末學從事國際新聞文化傳播工作二十餘年,曾協助文建會、歷史博物館、新聞局及其他文教機構在歐洲知名博物館舉辦過多次重要展覽及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也曾親訪歐、美知名美術館及博物館,最大的感觸是:國家的形象,在於人民的素質,而不是只有人口或經濟力。文化素質的表現,則反映在人民對自己國家文化傳承之重視,以及政府對推展文化成就之履行程度。

 如前所言,政府有義務做典範性的文化導引,由點而面,開創有利文化藝術發展的環境讓傳統文化的精髓,逐漸轉化成人民內在心靈的價值,奠定文化生根、人格養成最紮實的基礎,對於社會風氣與國家發展才會有所助益。

 文化及人格教育建設絕對是有利於經濟建設、有益於國家整體的發展,是一切國家建設的基石,「今日不做,明日就會後悔」,衷心祝福我們的國家及人民都能真正的富而多禮,日臻良善!

89/06/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r.Ding 的頭像
    Dr.Ding

    榮祿心語

    Dr.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